欢迎进入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官网,我们竭诚为您服务!
0564-3962798
官网二维码 在线咨询
2014-2015年度小麦秋冬种技术指导意见
发布时间:2015-01-06 浏览次数:3082次
    长江中下游区域,包括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南、湖北以及河南信阳市,是我国冬小麦的主要产区之一。本区气候湿润,热量条件良好,年降水量800-1400毫米;地势低平,土壤以水稻土为主,有机质含量1%左右。种植制度以水稻小麦一年两熟为主,小麦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播种,5月下旬收获。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渍害和高温逼熟,穗发芽时有发生,赤霉病、白粉病、纹枯病、条锈病为害较重。该区小麦秋播及冬前管理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
   (一)播前准备

    1、品种选用。选用高产、优质及抗湿、抗倒、抗病(主要是赤霉病、白粉病、纹枯病)性强的品种。长江中下游麦区的南部选用弱春性品种,北部选用半冬性品种。

    2、种子处理。用2%戊唑醇悬浮剂,每10公斤种子用药15-20克,加水0.5公斤拌种,可兼治纹枯病、全蚀病等土传和种传病害。适期早播小麦可用多效唑等化控制剂拌种或浸种,可以起到矮化增蘖、控旺促壮的作用,以1克15%多效唑粉剂拌1公斤麦种或100-150毫克/升多效唑溶液浸种为宜,拌种时要注意拌匀,防止局部药量过大,影响麦苗生长。

    3、秸秆还田。水稻要控制好最后的上水时间,收割前7-10天断水,为小麦播种创造良好的墒情条件,成熟后及时收获,防止“养老稻”。收稻时留茬高度10厘米以下,稻草切碎6-8厘米,并均匀撒铺。对秸秆全量还田的要先深旋(或深耕)灭茬再进行机条播,旋耕埋草深度应至少12厘米以上(最好达到15厘米),防止稻草富集于播种层。

    4、施用基肥。弱筋小麦一般亩施纯氮(N)12-14公斤,基肥:平衡肥(主茎3-4叶期施用):拔节肥(倒3叶施用)比例为7:1:2。中筋小麦一般亩施纯氮(N)15-18公斤,基肥:壮蘖肥(或平衡肥,主茎3-4叶期施用):拔节肥(倒3叶施用):孕穗肥(剑叶抽出一半施用)比例为5:1:2:2。大面积生产中,基肥:壮蘖肥(或平衡肥):拔节肥比例为5:1:4。根据土壤基础地力水平,中筋、弱筋小麦氮磷钾配比为1:(0.4-0.6):(0.4-0.6),磷钾以基肥:拔节肥5:5为宜。一般基肥可用尿素(含N 46%)5-8公斤、45%复合肥(N、P2O5、K2O含量均为15%)25-40公斤。

   (二)播种

    1、适宜播期。为保证麦苗在越冬始期形成适龄壮苗(主茎5-6叶、单株分蘖2-3个、次生根3-5条),播种至越冬始期需要0℃以上积温500-550℃,该区适宜播种期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。

    2、合理播量。本区适期播种的麦田,亩基本苗12-16万。迟于播种适期的适当增加播种量,每晚播一天增加0.5万基本苗,最多不超过预期穗数的80%。

    3、精细播种。对水稻收获较早、腾茬及时、墒情适宜(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80%以下)、土壤适耕状态好的麦田可采用2BG-6A型等少(免)耕条播机,一次作业完成浅旋、开槽、播种、覆土、镇压等工序。播种深度2-3厘米,行距25厘米,中速行驶,确保落籽均匀,来回两趟之间接头要吻合,避免重播或拉大行距,避免田中停机形成堆籽。田块两头先留空幅,便于机身转弯,最后补种两头空幅,对机器播不到的死角等处要人工补种或出苗后移密补稀。当土壤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80%以上时,应采用新改进的带状条播机播种,防止排种口堵塞、出现缺苗断垄。

    4、播后镇压。带镇压器的播种机要做到随播随压,不带镇压器的播种机播种后要用镇压器镇压,确保镇压质量。

    5、机械开沟。播后适时机械开沟,每2.5-3米开挖一条竖沟,沟宽20厘米,沟深25-30厘米。距田两端横埂2-3米各挖一条横沟,较长的田块每隔50米增开一条腰沟,沟宽20厘米,沟深35-40厘米。田头出水沟要求宽25厘米,深40-50厘米。要确保内外三沟相通,注意均匀抛撒沟泥,覆盖麦垄,减少露籽,防冻保苗。

   (三)冬前管理

    1、早补苗肥。基本苗偏少、基肥施用不足的田块2叶期应及时补施苗肥。主茎总叶片数为11叶及以下的麦田,如基种肥及苗肥均不足,在主茎3-4叶期施用壮蘖肥。在冬前及越冬期间施用泥、杂灰肥培土壅根,保暖防冻,培肥土壤。秸秆还田量大的麦田,如麦苗发黄严重,应尽快施用速效复合肥或氮肥转化苗情。

    2、及时化除。应根据草相、草龄、墒情等适期使用药剂,重点抓好冬前化学除草。越冬前日均温5℃以上抢晴天用药,确保用药后7天内不遇到0℃以下霜冻低温,以提高化除效果,避免产生药害。对于麦田单子叶杂草可选用骠马或麦极等防治,双子叶杂草选用使它隆等,单、双子叶杂草混生的麦田,可将相关药剂进行复配使用。

    3、防湿抗旱。及时清沟理墒,疏通排灌水系,防止湿害。播后如墒情不适,应灌齐苗水,促进及时出苗,注意不可大水漫灌,防止烂芽、闷芽。如在越冬前发生干旱,及时灌好越冬水。冬灌要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水分状况灵活掌握,在底墒不足或秋冬季干旱、耕作层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60%时冬灌,注意瘦地弱苗早灌,肥地旺苗迟灌。冬灌一般在夜冻昼消,日均温3-4℃时进行。灌水过早,气温高,地面蒸发量大,降低了冬灌蓄墒保温作用,同时易造成麦苗旺长,产生冻害;冬灌过晚,土壤冻结,难下渗,地面结冰,易死苗。冬灌宜采用沟灌窨水等方法,做到田间不积水,以免土壤板结,切忌大水漫灌,冲刷表土。

    4、控旺转壮。对播种过早、群体过大、过旺麦田,可采取中耕或镇压,也可以喷施生长抑制剂,控旺转壮,保苗安全越冬。